晴時多雲

頻道logo
限制級
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。
根據「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」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,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,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。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(TICRF)網站:http://www.ticrf.org.tw

健康網》呼吸道病毒升溫 高燒病患增!醫談hMPV症狀

2025/05/16 14:41

醫師​鄭堪弘注意到,近期診間有相當多發燒病患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
醫師​鄭堪弘注意到,近期診間有相當多發燒病患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近期搭捷運時,是否注意到:車廂上不少人在咳嗽呢?有網友指出到診所就醫的人數變多,甚至買不到快篩;鄭煒達診所主治醫師鄭堪弘示警,近期與呼吸道相關的疾病,感染者增加,其中包含人類間質肺炎病毒(hMPV)。鄭煒達診所主治醫師鄭堪弘說明,人類間質肺炎病毒症狀類似感冒,包含咳嗽(最常見);流鼻涕、鼻塞;以及發燒,然成人發燒天數可能較短,或甚至不發燒。然若感染免疫力低下者,恐釀成肺炎。

鄭堪弘在臉書專頁「過敏氣喘免疫專科 鄭堪弘醫師」表示,最近幾天看診時高燒不退的病患明顯增加, 根據疾管署最近一週統計,前三名的病毒分別為:人類間質肺炎病毒(hMPV)、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,新冠病毒以及黴漿菌緊追其後。​

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是副黏液病毒科(Paramyxoviridae)肺炎病毒亞科(Pneumovirinae)的一員,與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是近親。它在2001年首次被發現,但其實早已在全球流行。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可以引起所有年齡層人士的呼吸道感染,從輕微的上呼吸道感染(感冒)到嚴重的下呼吸道感染(如細支氣管炎和肺炎)都可能發生。

​若感染免疫能力低者 恐釀肺炎

鄭堪弘說明,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感染可以從輕到重。輕度的症狀很像是普通感冒:

●咳嗽(最常見)。

●流鼻涕、鼻塞。

●發燒,成人發燒天數可能較短,或甚至不發燒。

●喉嚨痛。

●疲倦、全身無力。

​另外,如果是年齡較小的兒童、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到,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症狀如:

●持續反覆發高燒,有時發燒是早期最明顯的症狀之一。在一些研究中,嬰幼兒因人類間質肺炎病毒住院的案例,發燒平均持續時間可能在3-到7天之間,部分甚至更長。

●喘鳴、哮喘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。

●細支氣管炎(常見於嬰幼兒)。

●肺炎。

診斷方式如下:

●病毒抗原快速檢測 (Rapid Antigen Detection Tests):目前為全自費快篩。相較於PCR,敏感度較低,尤其在病毒量較低時容易出現偽陰性。

●聚合酶鏈鎖反應 (PCR / RT-PCR):目前最常用且最準確的方法。

●病毒培養 (Viral Culture):可以分離出活病毒,用於進一步研究(如基因序列分析、藥物敏感性測試等)但耗時較長(可能需要數天至數週)。

​預防近似其他呼吸道疾病 勤洗手為首務

鄭堪弘說明,由於目前尚無hMPV疫苗,預防方式與其他呼吸道病毒感染類似:

●勤洗手:使用肥皂和清水徹底搓洗,或使用含酒精的乾洗手液。

●避免觸摸眼口鼻:未洗手前,避免觸摸臉部。

●咳嗽禮節:咳嗽或打噴嚏時,用紙巾遮住口鼻,並立即丟棄紙巾及洗手;若無紙巾,可用手肘衣袖代替。

●環境清潔消毒:定期清潔消毒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(如門把、玩具、桌面)。

●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:特別是對於高風險族群。

●生病時待在家中: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人。

●增強免疫力:保持均衡飲食、充足睡眠和適度運動。

●戴口罩:在流行期或人多擁擠處考慮戴口罩。

​鄭堪弘補充,目前尚無針對hMPV的特效抗病毒藥物。治療主要以支持性療法為主,目標是緩解症狀。最後​鄭堪弘提醒,如果發燒持續超過3-5天仍未退、體溫持續很高(例如超過攝氏39度)、或伴隨呼吸急促/困難、精神不佳、食慾不振、脫水跡象(如尿量減少)等其他令人擔憂的症狀,就應該儘快就醫評估。

☆健康新聞不漏接,按讚追蹤粉絲頁
☆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,請上自由健康網

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 點我下載APP  按我看活動辦法

發燒新聞

網友回應

載入中
OSZAR »